2025年4月26日,在清华经管学院41周年院庆之际,学院职业发展中心(颁顿颁)组织博士校友学术求职交流会,旨在加强博士在校生与校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在校生了解学术就业信息,传承校友情。
出席活动的校友嘉宾包括:学院经济系2007级博士生、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鲲鹏;金融系2007级博士后、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金融学院院长张学勇;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4级博士后、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张继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2007级博士生、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高昂。学院院长助理迟巍出席活动,对校友们返校与博士生同学们分享经验、指导学术求职与职业发展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李鲲鹏介绍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发展平台、人工智能浪潮对于经济管理学科的影响、以及未来国家基金项目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布局。他建议同学们要关注人工智能,同时保有人文精神。
张学勇鼓励同学们投身学术科研工作,坚定学术信念,认识学术就业的优势。他说,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经管学科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建议同学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需求、构建自身比较优势。结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实践经验与案例,张学勇强调,金融是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未来金融学科必定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能够兼具技术能力与金融逻辑思维的新型金融人才将最具竞争力。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及选拔、考核与留任要求。
张继红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商学院及信科学院的情况,并分享了未来招聘方向将突出“数智+管理”的重点。他强调,在应聘高校时,应注重突出个人能力和研究方向与学校办学特色和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的融合,如北外在涉外人才培养方面对教师外语授课能力的要求和区域与国别相关经济管理问题研究的考量等。张继红建议同学们的研究方向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在求职过程中要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竞争力。
高昂分享了高校学术就业人才选拔的基本模式,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新招聘方向,如国际组织创新学院等。他建议同学们充分了解目标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留任机制,多参加分享交流活动,深入了解不同学校的特点,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李鲲鹏、张学勇、张继红、高昂(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发言
四位校友针对大家在求学、求职阶段最关心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和指导。在留任考核方面,李鲲鹏指出,在博士生到青年教师的转型期,一定要专注科研,保持大量的文献阅读,注重培养自身的学术独立性。在论文发表方面,张学勇鼓励大家在面对挫折时,不能放弃学术理想,应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始终将高质量科研成果作为目标。高昂基于高校人才选拔的实际情况,建议同学们在注重“质”的同时,也不要排斥论文的“量”,更重要的是保持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在研究方向选择上,张继红表示个人研究方向应与学校学科特色相结合,李鲲鹏则指出需注重研究方法及理论的原创性,以及应用广泛性。

互动交流
交流分享后,迟巍向四位校友赠送礼物。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交流会促进了学院博士生与校友之间近距离沟通,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了解学术就业信息机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校友们对于学科发展趋势的判断,为同学们优化知识结构、选择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迟巍向校友赠送礼物

合影
供稿:职业发展中心
编辑:任仲希
审核:卫敏丽